【紫砂·圓融】 紫砂工藝千姿百態,方非一式,圓不一相。紫砂工藝以其古樸、典雅,氣韻生動的造型藝術,幾百年來蜚聲海內外,被世人所推崇。相比于其他材質的茶具,紫砂壺具有鮮明的優勢,如泥料優勢、造型優勢、人文優勢等。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,紫砂壺又與中華傳統文化融為一體,博采眾長,表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內質功力。 圓融,釋義“圓滿融通,無所障礙”,它乃“中國化”佛學——天臺宗、華嚴宗、禪宗等諸宗思想的重要內容。漢傳佛教十分講求圓融思想,意味著我們生命所能達到的至高境界。圓融思想與儒家的“和而不同”,道家的“天人合一”,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精髓。圓融的人都是高貴的。佛家認為:“舍得舍得,有舍有得,大舍大得,欲求有得,先學施舍。”人生就是如此,有舍有得,才能圓融一生。清凈無礙讀書人,妙有圓融看世界。 紫砂壺《圓融》由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、著名陶瓷設計家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楊永善教授設計,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昌鴻授課于入室弟子:非物質文化遺產(紫砂)技藝傳承師、六和君風紫砂研究所所長查六君制作。千秋不變樸實色,萬載難量大度容。紫砂壺《圓融》外觀造型古樸別致、氣質絕佳,給人一種與世相容的感覺。紫砂壺配以“圓融精神”,顯得尤為高貴,相得益彰。二十一世紀,和平、發展、生態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旋律,弘揚圓融精神、追求美好生活是大勢所趨,人心所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