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剪紙·福文化·紅色文化】
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,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,是人民群眾道德觀念、實踐經驗、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的有機融合。剪紙,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豐富的歷史、文學、藝術和科學價值,體現了陰陽和合之道。古代人祈求豐衣足食、人丁興旺、健康長壽、萬事如意,這些樸素的愿望,便借托剪紙傳達出來。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,有一個字貫穿始終,那就是“福”字。作為福、祿、壽、喜、財之首,福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,因為福的維系,勤勞勇敢、崇尚和平的中華民族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。伴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變遷與發展,福文化作為一種民俗文化,生生不息,流淌于每個中華兒女的精神血液里。福所生成的文化景觀,既反映出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活觀念,也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祝愿。她不僅成為人們心中“正念的力量”,也對人們的人生觀、價值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 剪紙《中華福》是為紀念人民公仆周恩來總理誕辰120周年所創作。“福”字由原周恩來秘書紀東將軍書寫。作品由河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,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——剪紙代表性傳承人趙陟制作,采用四層宣紙疊層,精湛的純手工技藝制作,融入紅色文化、非遺文化、書法藝術,通過民間剪紙形式表現出來。在新時代的背景下,傳承與弘揚民族主流文化,造福世人、庇蔭后代,這是堅定文化自信、建設文化強國的時代選擇,也是與時偕行、法古開新的創新舉措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