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草手机在线观看|手机天堂av网|久久99精品波多结衣一区|美国xxxx视频|波多野结衣磁力

您好!歡迎訪問北京國韻翰墨書畫院官方網站!
設為首頁
|
加入收藏
|
官方微博
 
 
文化動態
學者智庫
新聞中心
院活動圖片
 
 
藝術資訊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文化動態 > 藝術資訊  
《淮南子》引句出處
發布時間:2018年3月28日    來源:    閱讀: 3771

  《淮南子》(又名《淮南鴻烈》、《劉安子》),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集體編寫的一部哲學著作,雜家作品。

   高誘在序中指出此書的思想內容:“其旨近老子淡泊無為,蹈虛守靜,出入經道。言其大也,則燾天載地;說其細也,則淪于無垠;及古今治亂存亡禍福、世間詭異瑰奇之事。其義著,其文富,物事之類無所不載。然其大較,歸之于道。班固《漢書·藝文志》將其歸入雜家,《四庫全書總目》亦歸入雜家,屬于子部。

   該書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,糅合了陰陽、墨、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,但主要的宗旨屬于道家。「鴻」是廣大的意思,「烈」是光明的意思(東漢高誘《淮南鴻烈解序》)。作者認為此書如道一樣包括了廣大而光明的通理。

   劉安的父親劉長是漢高祖的庶子,封為淮南王,劉安作為長子,承襲父爵,故亦稱淮南王。劉安撰作《淮南子》的目的,是針對初登基帝位的漢武帝劉徹,反對他所推行的政治改革。

   《淮南子》原書內篇二十一卷,中篇八卷,外篇三十三卷,至今存世的只有內篇,現今出版版本,大多對內篇進行刪減后再出版。“說林、說山、人閑諸篇多紀古事。這部書的思想內容以道家思想為主,同時夾雜著先秦各家的學說,故《漢書·藝文志》將之列為雜家類。梁啟超說:《淮南鴻烈》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,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,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。”胡適說: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,而淮南書又集道家的大成。”劉文典寫有《淮南鴻烈集解》。

 

   原典:人主之居也,如日月之明也,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,側耳而聽,延頸舉踵而望也。是故非澹薄無以明德,非寧靜無以致遠,非寬大無以兼覆,非慈厚無以懷眾,非平正無以制斷。——西漢 劉安《淮南子 · 主術訓》

   釋義:“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這一名言,世人多以為出自諸葛亮。其實,早在西漢初年,這句話就記載在淮南王劉安主持編寫的《淮南子》中。原句為非澹薄無以明德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

   這句話語淺而意深,富有哲理,采用邏輯學中的“雙重否定方法,強調淡泊”“寧靜的重要性。意思是,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,不能靜下心來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。現在的淡泊”“寧靜,正是為了日后的致遠。通過學習明志,寧靜修煉,積蓄力量,一旦時機成熟,便可以轟轟烈烈干出一番大事業。

   諸葛亮《誡子書》:“非淡泊無以明志”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夫學須靜也,才須學也,非學無以廣才,非志無以成學。淫慢不能勵精,險躁則不能治性。年與時馳,意與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窮廬,將復何及! “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《誡子書》。是諸葛亮所書。此聯反映的是諸葛亮對人生的哲理思考,認為一個人須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確的志向,須寂寞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。語淺而意蘊深刻,充滿了道家哲理。

上一篇:中國藝術為什么一直領先西方1000年 下一篇:兩會快訊 | 馮遠:以優秀的作品助力新時代的文藝

 

教育培訓
慈善公益

版權所有:北京國韻翰墨書畫院     網站備案/許可證號:京ICP備18014658號-1
地址: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甲1號蘇園
郵箱: 351217073@qq.com

法律顧問:向東

技術支持:云聯創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