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道子(約680年~759年),唐朝著名畫家,漢族,陽翟(今河南禹州)人。畫史尊稱吳生,因其深信黃老道學(xué),后改名為道玄。被后世尊稱為畫圣,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。早年孤貧喜歡作畫,未及弱冠便能窮丹青之妙。 他是中國山水畫的祖師,被后人尊稱為畫圣,素有吳帶當(dāng)風(fēng)的美譽,他的人物繪畫更是冠絕于世。擅畫佛道人物,遠師南朝梁張僧繇,近學(xué)張孝師,筆跡磊落,勢狀雄峻,生動而有立體感。曾在長安、洛陽等地寺觀作佛道宗教壁畫三百馀間,情狀各不相同。落筆或自臂起,或從足先,均能不失尺度;寫佛像圓光、屋宇柱梁,或彎弓挺刃,不用圓規(guī)矩尺,一筆揮就。所繪人物,善用狀如蘭葉或蓴菜條之線條表現(xiàn)衣褶,使有飄舉之勢,人稱吳帶當(dāng)風(fēng),又喜以焦墨勾線,略加淡彩設(shè)色,又稱吳裝。 吳道子少年失去父母,只好背井離鄉(xiāng),出外謀生。一天傍晚,吳道子路經(jīng)河北定州城外時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前面有一座雄偉壯觀的寺院 吳道子畫觀音碑柏林寺,便走了進去。 吳道子邁進院內(nèi),他從大殿虛掩的門縫里,看見油燈下一位年邁的老和尚正在殿墻上聚精會神地畫畫。吳道子很好奇,悄悄推開門,輕輕地走了進去,站在老和尚身后看畫畫。老和尚一回頭,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十來歲的男孩這么出神看他畫壁畫,打心里歡喜,便問吳道子:孩子,你喜歡這幅畫嗎?”吳道子點了點頭。老和尚知道了他的身世后,撫摸著他的頭說:你要愿意學(xué)畫,就做我的徒弟吧。吳道子聽了忙磕頭拜師。 這天,老和尚把吳道子領(lǐng)到后殿,指著雪白的墻壁說:我想在這空壁上畫一幅《江海奔騰圖》,畫了多次都不像真水實浪。明天我?guī)愕礁鞯亟雍V苡稳辏貋碓佼嬎4稳找淮笤纾瑓堑雷邮帐昂眯欣睿透虾蜕谐霭l(fā)了。走到哪里,老和尚都叫吳道子練習(xí)畫水,開頭他還認真,時間一長,吳道子就覺得有些膩煩了,畫起來就不怎么用功了。老和尚把他叫到身邊說:吳道子呀,要想把江河湖海奔騰的氣勢畫出來,非下苦功不可,更要一個水珠、一朵浪花地畫。說罷,老和尚打開隨身帶的木箱,吳道子一瞅怔住了:這滿滿一箱畫稿,沒一張是完整的,上面全是一個小水珠、一朵浪花或一層水波!這時,吳道子才知道自己錯了。從此,他每天早起晚歸學(xué)畫水珠浪花,風(fēng)天雨天,也打著傘到海邊觀望水波浪濤的變化。 光陰似箭,一晃三年過去了。吳道子畫水很有長進,得到師父的贊賞。萬沒料到,回寺的第二天,老和尚竟病倒在床了。吳道子跪在床前真誠地說:師父,我愿替您畫那幅《江海奔騰圖》。老和尚見十五六歲的吳道子,竟說出這樣有志氣的話,心中大喜,病也好了一半,當(dāng)下就答應(yīng)了。于是,吳道子便走進后殿畫起《江海奔騰圖》來。整整九個月,他不出殿堂,吃喝睡全在里邊,精心構(gòu)思壁畫。 深秋的一天,吳道子高興地跑出后殿,跪在老和尚面前激動地說:師父,我已把《江海奔騰圖》畫出來了!請您去觀看。老和尚聽后,病竟然全好了!他沐浴更衣,領(lǐng)著全寺院的和尚一同去后殿觀賞。吳道子把后殿大門輕輕打開,只見波濤洶涌,迎面撲來!一位和尚大聲驚呼道:不好啦,天河開口了!”眾和尚嚇得你擠我撞,爭著逃命。老和尚心里有底,站在殿門口,看著撲面而來的浪花仰天大笑,沖著吳道子說:孩子,你畫的這幅《江海奔騰圖》成功啦!”從那以后,來柏林寺觀賞臨摹《江海奔騰圖》的文人畫師絡(luò)繹不絕。但吳道子并不驕傲,他更加刻苦地學(xué)畫,終于成為中國盛唐時期的畫圣。為了幫助徒弟積極進取,吳道子采用師傅的方法,將徒弟與自己歸為而一。 不拘成法,另辟蹊徑八個字,是老畫師半生的心血的結(jié)晶。他多年辛苦作畫、庸庸碌碌,但是卻從自己的教訓(xùn)中悟出了一個道理,要想有所成就,必須不循陳規(guī)、大膽創(chuàng)造。他把這個心血凝成的經(jīng)驗教訓(xùn)毫無保留地告訴給弟子,表現(xiàn)出他的誨人不倦的高尚品德。不拘成法,另辟蹊徑這句話成為吳道子一生學(xué)習(xí)奮斗的座右銘,他正是遵循著老師的道路不斷地有所創(chuàng)新,不斷地前進的。 以后,吳道子又遵照蒙師不拘成法,另辟蹊徑的教導(dǎo),云游祖國壯麗河山,師法自然。從豐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受到啟發(fā)和陶冶,創(chuàng)造出不用勾勒放筆揮灑的潑墨寫意山水畫,終于成為中國美術(shù)史上具有開創(chuàng)精神的著名畫家。 |